7月7日,北京市十一實驗中學19名師生赴科環集團開展“能源職業考察”主題活動,通過沉浸式參觀、科普課堂與實踐體驗,深度了解能源科技發展與環保治理技術,激發科學探索興趣,明晰職業發展認知。
在科環智慧展廳,學生們駐足于綜合能源沙盤,直觀了解“無廢集團”如何做到“無廢”,對科環集團在能源低碳、數智裝備等領域的創新成果表現出濃厚興趣,一名學生在參觀時感嘆“原來綜合能源基地能把煤炭從生產到發電都管起來呀,這個‘基石系統’也太厲害了吧!”;隨后,師生們走進生產指揮中心,講解員演示了安全生產信息化平臺的智能監控功能—AI系統如何自動識別未戴安全帽、未系安全帶等危險行為,以及通過遠程喇叭實時提醒現場工人的過程。“原來工地安全還能這樣‘遠程守護’!” 一名學生感慨道。“3分鐘應急響應”“隨身安全老師”等智能化安全保障措施,讓師生們對“科技護安全”有了深刻認知。
在能源職業考察講座環節,科環“綠絲帶”志愿講師圍繞“風力發電”與“大氣治理”兩大主題展開深度分享。講師以電力發展史為脈絡,結合公司風電項目案例,詳解了風能轉化為電能的技術路徑,讓學生對風電知識有了系統認識;聚焦大氣污染防治,講師通過對比分析京津冀地區PM2.5治理數據,揭示了超低排放技術在火電行業的應用成效,提到公司自主研發的脫硝催化劑能將污染物去除率提升至99%以上,讓學生們直觀理解了科技在“藍天保衛戰”中的關鍵作用。
“原來能源工程師不僅要懂技術,還要兼顧環保與經濟成本,這個職業比我想象的更有挑戰性?!?一名初三學生在反饋中寫道?;顒游猜?,科環集團團委為每位參與學生頒發“職業考察證書”,鼓勵他們將所見所學轉化為探索動力。帶隊老師表示,此次活動通過“觀察—體驗—思考”的遞進式設計,讓學生們跳出課本局限,對能源行業的職業圖景有了立體認知,“特別是生產指揮中心的實操演示,讓抽象的科技概念變得可觸可感。”
作為國家能源集團科技骨干企業,科環集團始終將科普教育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抓手。此次活動依托“國能科普”志愿服務基地,延續了“綠絲帶”志愿服務“請進來+走出去”的科普模式,未來還將開發更多面向青少年的互動科普項目,為培養兼具科學素養與環保意識的新一代建設者持續賦能。